- 销售易亮相 2025 亚马逊云科技中国汽车行业峰会,AI CRM 重塑客户经营
- 近日,销售易受邀出席“智行无界 速领未来”2025 亚马逊云科技中国汽车行业峰会。作为国内汽车行业标杆盛会之一,该峰会吸引了长城汽车(601633)、极氪汽车、...
1949年1月31号,北平和平解放了。那个国民党里头被叫作“七路半”的国军大将军傅作义,最后还是选择了站在了人民这边。
听说这事儿,山西那边的军阀大佬阎锡山,心里头五味杂陈,老后悔当初不该把傅作义给放出了山西。
一、阎锡山不待见傅作义
阎锡山对放走傅作义感到遗憾,这事儿归根结底是他自己造成的。
傅作义老家是山西运城,阎锡山那家伙喜欢用老乡,理论上阎锡山应该得多关照傅作义,至少不会故意排挤他。
其实不是那么回事儿,阎锡山虽然挺看重老乡的,可这老西的心思挺细的,比针尖还尖。就算都是山西人,在他眼里也分出个上下级,有一种看不起的顺序。
阎锡山是山西五台人,他特别相信那些五台人出身的将领。阎老西在用人上有个直白的说法,就是谁要是学会了五台话,就能带着洋刀。像赵戴文、杨爱源、梁化之这些人,他们都是五台县的本地人。
哎,顺便提一句,徐向前将军老家是山西五台。阎锡山啊,他没能够把徐帅请到自己这边来,这事他一直挺后悔的。
而对晋南的老乡,阎并没有那么感冒。
说起这事的来由,得从阎锡山和姚以价俩人的关系破裂讲起。姚以价是河津那边的,辛亥革命那会儿,他带人起义,之后就把阎锡山推上了山西督军的位子。他跟阎锡山那是铁打的关系,俩人还是亲兄弟一样。
后来两人因为看法不合,姚以价对阎锡山也不是特别认同,结果就彻底闹掰了。阎锡山一怒之下,到处跟人说晋南人靠不住,不中用。
傅作义嘛,他是晋南的,可阎锡山却无缘无故把他排除在外,让他一直没得到机会施展才华。
但傅作义这人聪明伶俐,打仗又猛,在晋系军阀里那可是出了名。正因为这样,阎锡山心里总是七上八下的,总担心这个能打善战的年轻人将来会抢他的位子,所以在安排工作的时候,总是找机会压着傅作义。
傅作义挺烦心的,总想着找个机会表示对阎锡山的忠心。
1928年,傅作义当上了天津警备司令,跟阎锡山的关系不那么紧密了。蒋介石看中了这机会,想拆散阎锡山的势力,就给了傅作义不少钱,想让他转到自己这边来。
傅作义把那笔钱都给了阎锡山,这就说明他坚定的立场没变。
阎锡山虽然嘴上把傅宜生夸得像关云长一样,义气冲天,可实际上对傅作义这人的信任度一点都没提升。
二、傅作义几乎被架空成光杆司令
傅作义于1931年出任绥远省主席。
绥远省大致就是内蒙古中西部那片地方,现在我们说的这些地方,比如乌兰察布盟、伊克昭盟、巴彦淖尔盟,还有包头和呼和浩特,都算在里面。
绥远那边的领导,以前都是蒋介石那边派过去的。可是阎锡山把山西和绥远掌握得越来越紧,蒋介石那边也顾不过来,只好让晋绥军这边的人来当省主席。蒋介石老是想把晋系给拆散,傅作义是他想拉拢的对象,再加上那时候华北军政的头儿张学良也特别看好他,大力推荐了他,傅作义就顶替了蒋介石那边的人,成了绥远省的第三位主席。
同时,傅作义还是晋军第35军的军长。
绥远那地方人少钱少,可它自己也是个独立的小王国,阎锡山对傅作义就不太放心。
傅作义那做事风格,透着一股共产党的范儿,让阎锡山整宿都睡不好觉。
傅作义到绥远后,干了三件大事:
第一,肃清土匪,保境安民。
第二,治理乡村,发展农业。
第三,兴修水利,改善水土。
办了几件大事后,绥远省的生活越来越好,环境也变得安宁,家家户户都过上了好日子,一下子成了塞上地区的榜样,这也为后来绥远坚持抗战打下了坚实的基础。
傅作义这个人生活挺简单,总是吃粗粮穿布衣,人也很和气,没那些老军阀的坏毛病。他的部队里头对共产党没那么排斥,西安事变之后,他让好几个共产党人进了他的部队工作,甚至有两个师的政工头儿都是共产党员,比如阎又文和康保安。
所以,35军在打仗的时候,感觉就像是带着点八路的风格。他们士气高涨,很难被彻底打败;打法特别灵活,进攻和撤退都有条有理;关键是他们特别勇敢,战斗精神十足,跟其他国民党军队不太一样。
绥远那片儿的日本伪军后来给傅作义起了个外号叫“七路半”,这外号就是这么来的。
阎锡山有点担心傅作义越来越不和自己一条心,生怕将来他变得难以驾驭,就动了想换掉傅作义的心思。
阎锡山派了自己人王靖国去绥远看看那边军政运作得怎么样,顺便让他找机会说傅作义的坏话,想让他把傅作义的省主席位置给拿下来。王靖国在绥远转了一圈,回来跟阎锡山说,傅作义没发现什么问题,当地百姓都挺喜欢他,所以不建议轻易换人。
阎锡山在政治上算不过人,结果又在军事上对傅作义使了手段。
阎锡山找个理由把傅作义手下的35军72师给扣在山西,然后对这师的师长李惠达又是好言相劝又是严厉警告,就是让他别再跟傅作义走一条道。
73师的师长本来是傅作义兼着的,后来阎锡山以晋绥军要统一整编为理由,把傅作义的兼职给撤了,换成了阎锡山自己的人刘奉滨来当,这样一来,傅作义就基本上跟这个师长没什么关系了。
傅作义现在能直接指挥的,就只剩下他最信任的孙兰峰和董其武这两个旅了。
这俩旅加上六个团的兵力,阎锡山还是觉得不牢靠,又把其中两个团给调回了山西。傅作义跟董其武抱怨得挺苦,说阎锡山这人心疑得厉害。
三、傅作义“义”字为先:拼死守卫太原赢得尊敬
傅作义这人真挺像关公的,不管你对我怎么着,我对你那份情义是永远不会变的。
1937年11月,日本鬼子攻进了山西,阎锡山的部队还有中央军都挡不住,一路往后跑。跑到太原城,没人敢再守城了。傅作义主动跳出来,说要誓死保卫太原。
阎锡山挺高兴的,干脆把之前调走的101师又给35军要回来了,这样一来,傅作义的人马就从四五千人变成了过万。
阎锡山有个策略,就是守城不动,围着城池打游击战。
火 傅作义多年在军中奔波,感觉到了事情的不寻常。那时候日本鬼子的大部队已经开进了华北,随时都能从北平调来军队和重武器,可我们只有一万人马守着太原,这不是让士兵们去送死吗?
保卫太原可不是光为了把城池留在我们手里,主要是为了拖住敌人南下的脚步,给晋中和晋南的部队争取时间,让他们能好好准备。
当时国军中央军和八路军都同意,战区副司令卫立煌还有中共的周恩来都认为不应该硬撑着守太原,应该保住实力。
阎锡山这招啊,就是打算把守城的兵给慢慢用光,要么把日本人吓跑保住城子,要么就使劲儿消耗日本人的力量。
这真是太狠了!真是残忍到连傅作义的部队都不当人看。
卫立煌私下里跟傅作义聊天,觉得他不必那么死心塌地为阎锡山卖命。傅作义却表示,既然已经接受了命令,就不能再推辞了。卫立煌觉得他挺讲义气,就当副司令长官给他发了个“看情况撤”的指令,这样傅作义就不至于死守太原,最后白白送命。
卫立煌还把太原守城、鬼子进攻的情况和傅作义的决心都详细记录了一份报告,早早地就给了蒋介石看,主要是想提前给傅作义开脱责任。傅作义对此非常感激。
读到这儿,我不禁放下书感叹,要是在我们国军里,多点这种信任和看重,大家一心一意,互相支持,就不会在鬼子面前那么惨败了。
周总理找傅作义聊聊,他说抗战是场持久战,关键是要慢慢消耗敌人的实力,不在乎哪个城市哪个地方能拿下。抗战成功的根本,靠的是我们老百姓的强大力量。这意思也是提醒他别盲目忠诚,该撤退的时候就得撤退。
傅作义真觉得挺感动的。卫、周二公跟自己没啥关系,可他们这么热心肠,一比起来,阎锡山就显得太冷漠了。
太原城外堆了不少阎锡山没来得及搬走的军火,傅作义去问阎锡山怎么办,阎锡山让他自己看着办。傅作义原本打算把这些东西交给撤退的国军部队,可那时候中央军早就离开太原了。
四周看去,只有八路军在晋北死守抗日,傅作义找到周恩来,把所有物资都给了八路军。
解决了所有麻烦后,傅作义带着军队全力投入到了守城的战斗中去。
傅作义,人送外号守城将军,以前和奉军打的时候,他一支部队硬是守住了涿州,一战成名。可现在,他得对付那些装备先进的日本人,感觉虽然想打,可实力上真的不够看。
11月6日,日军发动总攻。
好家伙,那100多门大炮一阵狂轰滥炸,10多米高的城墙不一会儿就矮了一大截,只剩下7米高了。城里的所有高地和堡垒都塌了,守军那叫一个惨,根本没法抬头了。
日军又调来飞机,对城内进行无差别轰炸。
这可真是一场实力悬殊的较量啊,这边是一群刚凑起来的新手队伍,那边却是装备精良、火力十足的老牌强军。傅作义的部队很快就吃了大亏,城门口的通讯设备全被破坏了,指挥系统也彻底瘫痪了。
打了整整一个月,到11月8号晚上,太原城守不住了。傅作义带着剩下的百来号人,逃到了晋西的山里。
四、阎傅分手
阎锡山原计划让傅作义死守太原,就算守不住,也必须全部战死在太原才算体面。结果傅作义撤军了,阎锡山心里又燃起了怒火,觉得傅作义那番拍胸脯保证守太原的话,纯粹就是为了名声。
太原沦陷后,阎锡山给蒋总司令发了个电报,催促他赶紧把傅作义给撤了,担心这家伙以后会跟共产党勾搭上。蒋介石看阎锡山和傅作义闹得不愉快,心里还挺高兴的,所以也就没搭理这事儿。
1938年冬天,蒋介石在陕西武功举办了一个军事大会,邀请了傅作义过去。那时候傅作义在晋绥那边挺难的,但听到这个消息后很高兴地答应了。会上,蒋介石对傅作义赞不绝口,表扬他坚守太原,有古时候英雄将领的风范。
开完会,蒋介石下了一道命令,叫傅作义再去绥远当省主席——之前阎锡山把他给免了,换了他自己的人赵承绶顶替。
师
军队这事儿,官方说了,101师是35军的人,而且傅作义还能再弄两个新师,一个是31师,另一个是33师。
傅作义带着剩下的部队又回到了绥西。阎锡山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,可他既没有傅作义那种敢深入绥远去抗战的胆量,又没有足够的勇气去跟蒋介石硬碰硬,只能硬着头皮把这件事给忍了下来。
傅作义看准了蒋阎之间的矛盾,自己却靠着自己的力量在绥西站稳了脚跟。他把自己关在角落里,继续推行发展农业和水利的政策。尽管周围是日本人的威胁,绥远还是保持了发展的势头,硬是挡住了日本人的猛烈攻击,甚至还打出了五原大胜的漂亮仗。
阎锡山丢了太原就没办法再夺回来,只能缩在晋西南那片小地方。后来还吓得跑,横渡黄河逃到了陕西去。
抗战结束那会儿,傅作义自己单干,结果混得风生水起,成了华北地区的军政一把手,手底下有五十万大军,势力比阎锡山大多了。
昔日你看不起我,今日叫你高攀不起。
此正傅作义与阎锡山关系之谓也。
